時間的皺摺—林明玉個展 |Wrinkled imprints of deep time-Lin Ming-Yu Solo Exhibition

時間的皺摺—林明玉個展  |Wrinkled imprints of deep time-Lin Ming-Yu Solo Exhibition

時間的皺摺—林明玉個展  

Wrinkled imprints of deep time-Lin Ming-Yu Solo Exhibition

▎時間:2024/08/31(六)-09/29 (日)

▎開幕:08/31(六)15:00

▎座談:09/01(日)15:00-17:00

▎公休:每週三四(Closed on Wed & Thu)

▎地點: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64巷56號3F

▎藝術家:林明玉

▎主辦單位:應力空間、土星工作室

▎指導單位:國藝會


▎創作論述

「地景存在於我們夢見之先。地景看我們來到。」—羅伯特.麥克法倫,《野性之境》

《時間的皺摺》創作展,是以陶土為書寫媒材,想像台灣島嶼地質身世的系列第三部曲。2022年我在台東都蘭月光小棧女妖藝廊的個展「成為土」,以柴燒表現深色陶土受到火焰高溫燒製後,表面呈現如岩石風化、大地乾枯的地表景象。2023年都蘭好的擺手創藝術小店「冰磧∠熔岩」個展,陶器以冷調白釉為畫布,藍綠釉塗刷,繪製台灣高山冰谷和湖泊的冷冽風景;鑿刻風化的火山礁岩上,不規則的隕石釉如海生物爬行附著…。本次的展覽,以更長的尺度來想像火山的地質時間。


大屯山大油坑崩塌火山口遠景-1


英國自然書寫作家羅伯特.麥克法倫對高山、荒原、洞穴…等自然地景和歷史的書寫,對我思索陶土的本質與創作方向有很大的啟發。《野性之境》的描述讓我深感共鳴:「我開始以不同方式想像時間,或者至少以不同方式體驗。時間不再是小時和分鐘,而是色調與質地。」從高空俯視台灣的地景如羽翼般舒展的大地,在許多地方拗折成山,構築這些山體的岩石是千萬年古老地質變動的見證。風化作用、雨水沖刷、海浪侵蝕,在山脈堅硬的岩體表面留下深深淺淺的刻痕,那是地理淺時間的皺摺。地震造成斷裂,板塊擠壓等應力作用,讓火山隆起,讓地層下陷,那是地質深時間的皺摺。

時間的皺褶_酷卡4款_工作區域 1
時間的皺褶_酷卡4款_工作區域 3
時間的皺褶_酷卡4款_工作區域 5

2022年ㄧ趟日本九州阿蘇火山行, 近距離觸及了活躍噴氣的中岳火山口,刺鼻的硫磺氣讓人無法久留,持續噴發的白煙,哧哧作響的噴氣聲,如月球表面的無垠荒漠中,竟然有一對新人在拍婚紗照,長長的白紗在疾風中飄舞…這總總感官的奇異組合,在我第一次如此近身接觸火山的身體留下強烈的印象。

阿蘇火山中岳火山口

回到台灣後我開始尋找火山蹤跡,才理解到台灣儼然是一座超大的火山島嶼,除了北部大屯山系、基隆海底火山群仍是活躍的火山之外,到處可見火山產物,例如錯落在中央山脈兩側的溫泉地熱,海岸山脈富里羅山的泥火山,澎湖、龜山島、綠島和蘭嶼等海底火山熔岩形成的火山島,還有日本小笠原群島火山噴發的大量浮石隨著洋流來到台灣,堆積在台灣東北角和花東沿岸。

火山噴發的碎屑和岩漿,經過堆積、摺曲、翻轉和流動,形成多變的火山地景。因為噴發岩漿的屬性不同,冷凝、抬升後形成的島嶼岩層風貌也相當多變,比如澎湖諸島岩漿緩慢流動冷凝形成的黑色玄武岩柱狀節理,或是富含氣體噴發的岩漿迅速冷凝形成的綠島和蘭嶼,深色岩體中參雜大量礦石結晶的安山岩塊、碎屑和熔岩流。海岸山脈和綠島、蘭嶼,都是台灣南方北呂宋火山島弧的成員,在與歐亞板塊碰撞、擠壓後,形成現今花東海岸豐富的地貌。

從海上回望海岸山脈-1

「岩石之冷,迅速吸走皮膚的溫暖。而我想著,這塊石頭也曾流動。億萬年前,這岩石奔過、滴過、濺過。」—羅伯特.麥克法倫,《野性之境》

在人類誕生前的久遠年代,島以各自的姿態矗立海中,有的恬靜安適如沉睡中的甲殼生物,有的充滿動態如海鳥振翅待發。島與島相連而成島弧,如一串串珠鍊,散落在廣裘的海洋。若能以高空鳥瞰的視角和地質尺度的時間,來思考台灣列島的所在意義,也許人為設定的領地不再僵化,邊界更為流動。

陶器的塑造有如地景生成,以陶土為筆書寫自然

將富含鐵質的深色苗栗土用手拉坯方式成型,加以推壓、拍打使之變形,再用刮刀在岩體上細細鑿刻出彷似自然風化、雨蝕的痕跡。在窯爐經過950度素燒後,在器皿表面以浸釉、刷塗或沾壓的方式將釉藥層層堆疊。再經過1245度高溫燒製,試著在看似尋常的生活陶器上塑造一處處不尋常的微地景。可能是綠島的火成岩體佈滿氣體破裂後形成的大小孔洞,其上沉積層層疊疊歷經風化的珊瑚礁岩。可能是蘭嶼火山頸的柱狀節理,也可能是南橫經過千萬年沉積、變動和擠壓而形成的變質砂岩、火成岩,溪谷岩壁上溫泉露頭流出溫泉水冷卻後,形成的石灰華沉澱,不同的礦物質如各色筆刷在岩壁揮灑瑰麗的油彩。

0C3A7674
0C3A7676
0C3A7646

比如火山礁岩島系列,是用類似折紙的方式將拉坯成的土碗折疊、刮修成型,外側以黑土為底,局部按壓上黃色和綠色天然礦石粉化妝泥烙印斑駁的時間痕跡。正放是個器皿,倒過來則像是一座寸草不生、崎嶇難行的山丘,或是一座孤島,我想像自己是隻小螞蟻,抬頭望著高聳的山頂猶豫不決:或是一隻綠蠵龜,尋找著合適登島產卵的沙灘…。

透過空氣和火的粹煉,釉藥中的碳與氧氣結合,產生帶有二氧化碳的氣泡,在陶土表面進行劇烈的膨脹、消融作用。高溫窯中發生的一連串釉藥與陶土的神奇交融、變化,恰似模擬了火山熔岩的形成過程,充滿不確定性與魔力。將需要的材料、物質各就定位,剩下的,就交給人為無法掌控的自然煉金術了。


時間的皺褶_酷卡4款_工作區域 7




明玉肖像

▎創作者介紹

林明玉是跨領域創作者、影展工作者,曾多次擔任台灣國際記錄片雙年影展的節目策劃與評選工作。移居台東十年,關注並參與東海岸、縱谷和南迴地區豐富的生態、工藝與藝術創作。幾年來持續進行陶藝創作,深受自然景物豐富多樣的形體與肌理啟發,2018年成立「明作陶器」工作室。特別鐘情花器、食器生活陶的創作,以深色苗栗土混合石英熟料手拉坯塑型,流暢的器物線條和溫潤釉色風格,再以電/瓦斯窯或柴燒窯方式燒製,呈現落灰、鐵斑和化妝土在器物上形成的獨特色澤與質感。期許透過陶土的雕塑與燒製,關注外在地景和歷史,觀照內在風景。

0C3A7588

經歷:

2019  台東故事館「共下-陶竹的嬉遊時光」跨媒材雙人展

2021  宜蘭三星四季工坊「在浪與岸之間」陶藝創作個展

2022  台東月光小棧女妖在說畫藝廊「成為土」陶藝創作個展

2023  台東都蘭好的擺手創藝術小店「冰磧∠熔岩」陶藝創作個展

—--------------

生態敘事與時間Accupass Banner


《生態敘事與時間》

▎座談:09/01(日)15:00-17:00

▎地點: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64巷56號2F

▎與談人:黃瀚嶢

座談報名:https://reurl.cc/oy0aeV





講者:黃瀚嶢


一、個人簡介:

黃瀚嶢,台大森林所碩士,現從事生態書寫、生態插畫與環境教育。著作包含散文創作《沒口之河》、科普書寫《霧林蛾書》與兒童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等。圖文作品亦可見於《地味手帖》雜誌書,以及《追火山》、《橫斷台灣》、《通往世界的植物》、《繪自然:博物畫裡的台灣》等書。



二、對談主題:《生態敘事與時間》


概述:藉由四個創作經驗,分享生態觀察中的時間框架,藉此討論歷史與作品相互映照的各種模式。四個經驗如下:

(一)火山與古遠:大屯山彙的散文與插畫

(二)濕地與地方:知本濕地的走讀解說

(三)紅土與戰爭:大肚台地的集體創作

(四)霧氣與無序:觀霧的色紙拓印



講者:林明玉


概述:分享移居台東十二年,參與荒野保護協會各小組對野溪、兩棲爬蟲等領域長期生態觀察監測的經驗,中央山脈林道、南橫、海岸山脈地區的散步與山行體驗,還有綠島、蘭嶼的走訪,是我學習如何關注細微、打開視野的重要歷程。以及自然人文生態書寫的閱讀,如何啟發我以陶土書寫對台灣地景和地質深時間的想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