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十週年禮盒 | 東山桂圓酒杯✕先緩 Slow Down
東山土/龍眼灰/土星混土/日本瓷土
龍眼/棗子/鐵觀音/牛奶糖/龍眼花/蘭姆酒
從材料、土地、味覺、關係等多層次共同組構成一個器皿。
這次與「先緩Slow Down」合作並結合「台南東山愛山窯」伍展志老師提供的龍眼風味、土壤,研製出「福雲果」調酒,透過調酒風味形式與製作原土酒器產生出具備背景故事、觸覺、味覺等多重感知融合。
作品於台南先緩Slow Down現場販售為主,線上同步販售。
土/
「土啊~原來我們這麼近~」來自先緩主理人的三年前的一篇貼文起頭,也是再貼切不過的回看。
計畫可推至兩年前,以及去年2023年的餐桌・臺南淺山計畫,開始認識了台南東山伍展志大哥的土,他對待土的方式非常獨特,透過土壤的適應性,對應了季節、植物、昆蟲等相互關係,他期待的是透過各種不同專業的面貌,去展現其土地、自然給予的應力。從土壤開始,龍眼樹幹、龍眼、龍眼花、草木灰等,在整段烘製龍眼乾的過程,產生完整的循環利用性。
原土經由伍大哥提供後,土星需經歷長時間包含多次過篩、練土、捏製、不同溫度燒製、不同比例測試等階段,去應用其土會有即能有的呈現樣貌,我們很常說當我們對待一個東西,久而久之,它會逐漸呈現出一個面貌,「土」也是,伍大哥透過身體力行之介入、運用,將友善的農法擴及之各種不同專業領域上,並運用他的經驗及畫面去感動他人。
還記得他在描述大自然的神奇之處,說道記得有一年龍眼樹開花繁盛,多到花蜜滴汁,如同下花密雨一般!他說到這也是十年前左右的事了,同時可以聽出他對於現在自然環境變遷之實質感嘆。
器/
土星工作室在燒製東山土的狀態中,有出現了非常多的木灰斑點的質感,如同龍眼殼表面紋理,在龍眼乾表面的氣味上,也能感受到木灰燻烤的香味。使用東山土製作器皿的過程中,聯想著龍眼殼的型態以及承裝飲品被使用的狀態,用龍眼殼直接壓在手拉胚的土胚體上,龍眼殼的凹凸的形體放大之後,意外的符合手握杯器的的狀態。
酒/
對於龍眼乾本身的風味,立即能夠感受到溫暖的糖韻,此糖韻與酒品的結合更是再適合不過的味道。因此邀請了 先緩 Bar來一起做這次的雙向創作融合。
酒名:福雲果
內容:龍眼/棗子/鐵觀音/太妃糖/龍眼花/蘭姆酒
風味描述:帶有些許白酒感氣泡,入口時有鐵觀音奶香味,緊接著煙燻龍眼的餘韻包覆整個酒體在口腔內,龍眼花的蜂蜜感讓整杯酒做最後壓軸的結尾。
土星工作室與先緩合作:
「那些土已經陶進生活裡,用最平凡的型態,供我們生活使用」
真正開心的方式,是互相找到這樣的對象,透過機緣產生獨一無二的媒合,器皿從材料、土地、味覺、關係等多層次共同組構成一個器皿,+++buff加滿的狀態+++,其實只是希望更能透過原土計畫去產生出實際的故事、人與人的交流、人與大自然的交流等等。
這次與先緩合作並結合「台南東山愛山窯」伍展志老師提供的龍眼風味、土壤,研製出「福雲果」調酒,透過調酒形式與製作原土酒器產生出具備背景故事、觸覺、味覺等多重感知融合。
【Slow Down 先緩】BRAND STORY
於 2022 年成立酒吧品牌「Slow Down 先緩」,以「慢慢來、隨意、輕鬆自在」的概念為基礎,幫助來店的用戶在過程中能夠透過調酒、空間、人的三 者關係,讓自身得以減緩壓力並獲得休息的所在。Slow Down 先緩更像是自由式生活,不追求刻意,一切跟隨緣份及自身步調去前進,也期望我們的用 戶來店時能夠感受到這份理念,在這繁忙的社會中好好地感受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並取得內心的平衡。
在建立品牌前,主理人小下在離開原先的工作崗位後休息了一段時間,在休息的中間陸續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尋求合作,而就隨著緣分的推進,慢慢地從 活動合作、駐店進而將品牌建立起來,這過程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這段過程對我們來說,初衷也如同我們的品牌概念,一切自然,隨著時間的推進,會 將你導向更適合自身的人生狀態。
主理人:
許建晟 (小下)
自我介紹:
於2013年開始接觸雞尾酒,工作於 Bar TCRC,擔任店長職位,擅長有效計畫與經營管理,帶領團隊與不同意異業結合,food pairing 善用台灣元素食材,結合現代調酒技法,呈現出最原始,層次豐富的雞尾酒。
工作經歷
Bar TCRC
2013 - 2022
先緩
2022 - 至今
比賽經歷:
2018 Campari competition Top 3
2019 La Maison Cointreau Top 3
2020 百富威士忌學院2.0 Champion
活動經歷:
2018 GQ bar surfing
W hotel x TCRC take over
2021 台南餐酒嘉年華 x 威士忌臺傲日
2022 百富威士忌學院 北中南巡迴客座
2022 Global Bartender Distillery Trip
土星原土計畫介紹:
原土計畫 Soil Plan
以台灣在地土質調查研究為主軸,藉由此計畫了解台灣各地土壤之性質。廣邀各單位、工作室、個人陶瓷創作者、研究者參與此計畫,一同建構台灣各地的土質資訊。
黃虹毓 土星工作室 主理人
主要作品以絞胎技法為其中一種創作方法,2015 美國Baltimore Clayworks 駐村交流以及2018 荷蘭歐洲陶藝中心,文化部駐村第一位到此單位之創作者。回台灣後開始投入土星工作室之實體空間建構、推廣陶藝之創作、藝術家協作計劃、原土計畫…等。
彭奕軒 土星實驗室 主理人
2020年參與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美術雙年展之受邀藝術家,2019參與香港Art Basel discovery 展位之個展。
與黃虹毓一同經營土星工作室、應力空間至今,除了課程推廣外,由土星工作室協助完成之「土星協作計劃」, 目前已經累積20檔藝術家參與此計畫,展覽區位遍佈歐洲、香港、台灣…等。